版主: Jeff, Korping_Chang


 
 



skychu 寫:我沒裝過, 那是"幼齒"了.
有 OTL 版本 ? 可有線路可看 ?


skychu 寫:教主
還記得音色如何 ?
 
 



skyboat 寫:Low-TIM 不是問題,現代玩家已不在乎電路架構,卻競相追逐電容、電阻、OP IC 的"聲音"
諸如 David Lin 的創作等等,也無奈淪落為"流浪一族"做公益!
 你有沒有看到上次那個 SB Live 大改卡的東東啊... 看到那個才該興嘆啊...
 你有沒有看到上次那個 SB Live 大改卡的東東啊... 看到那個才該興嘆啊...  
 


skyboat 寫:Low-TIM 不是問題,現代玩家已不在乎電路架構,卻競相追逐電容、電阻、OP IC 的"聲音"
諸如 David Lin 的創作等等,也無奈淪落為"流浪一族"做公益!
 唉!自從「音響技術」改成「高傳真視聽」至今,我竟闊別音響近二十年!
 唉!自從「音響技術」改成「高傳真視聽」至今,我竟闊別音響近二十年!
 ,比的盡是高價的零件,不再深入探討電路設計,想想也難怪,不靠高價的零件,如今賣套件怎麼生存?
,比的盡是高價的零件,不再深入探討電路設計,想想也難怪,不靠高價的零件,如今賣套件怎麼生存?
 從此不再有人知道Low TIM的意義了嗎?
從此不再有人知道Low TIM的意義了嗎?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!?
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!?



 
  

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!?
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!?

mtlin12 寫:我是1980年電機系畢業的,大學裡也玩音響和DIY,可是已看清楚未來
微處理機才是方向,DIY只能當興趣。
我也是歷經單板微處理機(類似小教授1號),退伍後的APPLE II
or ORANGE II、遊戲機、8bit Z80"PC"(唉!短命的台大一號)、
16bit PC、XT、AT、386、486....,然後在TSMC成立之後,
才走到熱門的ASIC DESIGN...,現在已看盡繁華興衰,有些閒情
才又回頭走到Audio DIY老路。
但是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,"極緻" Ultima是也,Ultra
Low TIM Amplifier,當然我不會測試失真,
只是期望用高速度的設計以減少TIM。
 
 
 
 
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32 位訪客